那时的故事,那时的梦
那时的故事,那时的梦
1984年夏,我在父母的安排下来到通榆县城求学。12岁的我对县城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:瓦房多、人也多——这些都是在我生活过的小屯看不到的,而且我家当时也没有电视机,无法接触更多的外界信息……
我所就读的红旗小学位于现在东门外蔬菜批发市场附近,离我寄居的姑姑家不远。那段路是土路,还不十分平坦,一下雨就泥泞不堪,给我上学带来了极大不便。路坑坑洼洼不说,很多路段没有路灯——以致上夜班的表姐每次归来都提心吊胆的。为了她的安全,我和表哥经常深更半夜去接她,有一次还差点遭到坏人袭击……更糟的是,由于姑姑家房子地势较低,雨还会积在院子里流不出去,一到雨季就经常要往外掏水。
从小学到初中,我穿的一直是累似“军装绿”的那么一种衣服,不是因为我喜欢,而是因为它最便宜又耐穿——我一年四季就那么一套衣服,至少要穿三年以上。根本不穿袜子,鞋子都是妈妈亲手做的布鞋……
吃的东西更是少之又少。主食几乎每天每顿都是玉米面饼子,而且很粗糙的(因为父母舍不得多磨几遍,怕浪费粮食),我们只有过年时才能吃上白面饺子——往往还是素馅的。至于“零食”,当时头脑里根本没这个概念,只有生病时才能吃上一碗白面疙瘩汤、几块烙土豆片(把土豆切成片放到铁炉上烙熟),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几粒糖果……甭说什么“肯德基”、“麦当劳”,就连普通的饮料是啥我当时也不知道。
住的土房倒没觉得寒碜:在我生活过的那个小屯,七八十户人家住的都是土房,区别仅仅在于房间数量的多与少……第一次见过的楼是当时的“联营商场”(好像只有三层楼高)——那时整个县城的楼也是屈指可数的。对这个庞然大物,我当时打量了好长时间,心里还在琢磨:怎么能盖这么高的房子啊?
最打怵的是每年寒暑假回家,因为路有五十多里,而且全是土路——父亲赶着马车,不止是颠簸得厉害,一路上冬冷夏热不说,风沙是最让人头痛的事,不但吹得人睁不开眼睛,想让衣服干干净净地多穿两天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……都说“通榆一年两场风:从春刮到夏,从秋刮到冬”,虽然有点夸张,但的的确确是通榆多年来真实的写照。一提起风,这里的人们无不心有余悸……
如今的通榆,风电产业异军突起,由东宝塔筒制造厂到华仪风机、三一重工风电产业园项目落地,是风让资源相对匮乏的通榆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!生态旅游方兴未艾,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为“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”、正式载入世界著名湿地名册的向海现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胜地,在吉林省素有“东有长白,西有向海”之美誉。
县城楼群林立,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纵横交错,大车小辆川流不息……长白路两侧满是果树,春风送暖,一路花香;繁荣大街路两侧栽满了小花,一片红、一片黄、一片紫,煞是好看!
漂亮的北转盘广场成了广大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。每每夜幕降临,华灯争相绽放——既方便了市民出行,又增添了一道美丽的景致。
而今,我的衣物终于达到了“最起码让人舒适”的程度(每季3套以上),上班穿皮鞋、回家换拖鞋(冬穿棉、夏穿凉),睡觉有睡服(原来还以为只有“大资本家”才穿得起呢!)……
平时吃的主食种类繁多,大米、白面早成了餐桌主流,粗粮反而成了“稀罕玩艺儿”;肉吃多了怕发胖,青菜也成了都市新宠。儿子有一次甚至说,“怎么又吃饺子!?”
十几年来,我的住房从土房到砖平房,由砖平房到砖瓦房,再由砖瓦房变成了如今的楼房,可以说一步一个脚印、一步一个台阶,终于告别了寒冷,实现了安居梦想。
十六岁那年,我才学会骑自行车——而且是别人的;如今我有了自己的摩托车,正准备考汽车驾驶证……
有线电视走进千家万户,家用电脑也日渐普及——因特网把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……
面对今天拥有的一切,那时的我甚至连想都不敢想。我只是普通的工薪一族,我只是通榆飞速发展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缩影!
清晨,从我住的农业局家属楼五楼上向外俯瞰,北转盘广场晨炼的人们络绎不绝,两支老人秧歌队扭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。心中不禁豁然开朗:少年时的梦想正悄悄地变为现实啊!
家乡,你是我的骄傲;通榆,我为你而自豪!!
(通榆县委统战部:郭洪伟)